桐乡位于浙江嘉兴 ,马家浜文化 、良渚文化、运河文化 、古镇文化交相辉映,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不知不觉 ,陈晓来到这里已有六年之久 。遥想2016年夏天的大学生入职培训 ,热烈的骄阳下,他白皙清瘦的脸庞透露出些许迷茫,不知未来何去何从 ,他又会被分配到何方。而今,扎根一线的陈晓也正朝着自己当初的梦进行着 。
结缘人生就是搏
明晰目标,培养一专多能
实际上,与人生就是搏结缘已早 。在大学生涯里 ,陈晓常常能够看到人生就是搏人忙碌的身影,也可以近距离观察人生就是搏项目的专业与高质 ,因为他所在学校里的一栋教学楼恰好由人生就是搏三建承建 。他亲眼看着一栋高大的建筑物拔地而起 ,对工程建造的兴趣也愈发深入,而当时的他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默默驻足 ,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可以参与校园的建设,那种真真实实的建设,他始终期待可以有一天骄傲地对自己的学弟学妹说 ,“这栋教学楼是我参与建造的。”
这一天来得很快 ,临近毕业时,在老师的安排下 ,陈晓被分配到该教学楼项目进行实习。当他头戴“人生就是搏建设”的安全帽走进项目现场 ,看着很多书上从没教过的实体,触摸着平整的墙面 ,四周满是钢筋混凝土,那一刻他感觉从书本构筑的象牙塔来到了粗粝却鲜活的现实,心中也慢慢积累起与人生就是搏的亲近之感 。投递简历的那一刻 ,陈晓毫不犹疑选择了人生就是搏三建 ,因为这既是自己从学生时代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也将是未来的归属 。
在经过人生就是搏企业文化的洗礼后,陈晓被分配到了嘉善倚天构件厂(仰皓构件厂的前身) ,也是同期唯一一个分配到构件厂的大学生 。那时候工厂正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 ,但是陈晓认为PC是未来建设发展的趋势 ,十分有前景,因此他怀揣满腔热情 ,带着年轻人的干劲与冲劲,成为了一名工厂质检员。虽说起点不高 ,但是陈晓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知识的不断渴求以及自身211学校毕业生的文化底蕴都令工厂领导对他青眼相加 ,并给予了他多方面的机会 ,“领导经常和我说要一专多能,什么都要会一些 ,做一个综合性人才 。”
后来构件厂规模不断扩大 ,陈晓也开始尝试挑战技术岗位 ,在不断摸索和同事们的帮助下,他逐渐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 、业务熟练的PC构件厂技术管理人员 。
攻坚克难
研学结合,培养实战能力
成长总是需要穿越一些荆棘,才能来到春暖花开的海边 。6年来,陈晓也总是在面对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之间不断穿越。市场上不断有新的构件类型或者生产工艺推陈出新 ,从传统类型的构件到夹心保温墙板再到硅墨烯保温构件,作为技术人员 ,陈晓需要最先懂得这些生产工艺 ,而且要懂得透彻,这样才可以交底给工人。而且掌握工艺较快较早的工厂会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力 ,因此技术员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一次做夹心保温墙板项目时,由于生产工艺比普通墙板更为复杂 ,与常规墙板相比 ,增加了3个工艺流程,保温连接件的放置、挤塑保温板的铺设、需二次合模分两次浇筑,这其中注意事项较多 ,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不合格产品。为了攻克这一生产技术 ,陈晓和主要的生产工人前往多个构件厂参观学习 ,再结合工厂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 ,尤其是在保温板的铺设环节,更是经过多次不断试验 ,一开始铺设保温板时经常发现保温板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缝隙,甚至严重时出现保温板脱落的现象,排查各项因素后最终确定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保温材料表面为光面太过光滑与混凝土不易结合 ,二是保温板铺设的时间也较为关键 。针对原因后期在符合技术要求的前提下 ,将光面保温板改为毛面保温板 ,同时在外叶板混凝土振捣完成后需要立刻拼装挤塑板,保证在混凝土初凝前 ,拼装完成 ,使挤塑板与混凝土粘贴牢固,避免了可能出现缝隙 、脱落导致构件质量不过关 。
有了此次的经验 ,陈晓在工作中更加关注新工艺的出现 ,如现在较为热门的硅墨烯保温构件,虽然仰皓构件厂暂未遇到该类项目,但是他已经未雨绸缪地在收集关于此类构件的相关资料,参考其他工厂的生产图纸 ,并且一有机会就去别的工厂参观学习 。在谈到夹心保温墙板和硅墨烯保温构件生产工艺的区别时 ,他侃侃而谈 ,“两者区别一是保温板的材料及厚度不一样 ,二是工艺上硅墨烯保温墙板不用浇筑垫层......”在实战中学习 ,在学习中实战 ,陈晓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这样在一次次对工作的探索中不断精进 。
“每件必优”
着眼脚下 ,持续总结思考
陈晓是“每件必优”坚定的执行者和践行者,他不是从不犯错,只是从不犯同样的错误 。刚转到技术岗位时,由于对模具的不了解 ,在和模具厂下订单时技术要求提供不完善 ,本应该是糙面的模具变成了光面的 ,车间工人来反映时他都傻眼了 ,不是因为粗心 ,而是对构件生产不了解 。一面紧急联系模具厂采取补救措施,一面和客户解释可能要延迟供货求得谅解 。这件事在陈晓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也让他更加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除了加快对各生产工序的认识 ,统计分析计算出最优化的模具用量,提高模具的重复利用率。陈晓还擅长用PDCA的分析方法总结反思构件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发现墙板预埋线盒歪扭的情况 ,他通过原因分析及初步排查,先检查主因、再排查次因的思路 ,去排查 、解决问题 。最终发现主要原因是线盒本身固定方式不够完善 ,因此改用带耳线盒,采用扎带绑扎固定 ,同时生产时注意避免掉其他可能产生此问题的次要原因 。实施以上措施后 ,墙板线盒基本上都达到了横平竖直 ,产品表观质量提升明显 ,满足现场要求。此外他还深入考虑线盒模具工装是否可进行升级更改 ;对于在模台上反扣的线盒有无更好措施保证线盒不歪斜等进一步可优化的地方 ,并全部整齐有序形成案例信息。陈晓电脑上以及办公位上一个个清楚明晰的文件夹印证了同事们“细致认真且具有书生气的理工男”这样的评价 。
从前期的忧心忡忡,害怕因为自己工作上的判断和行为影响到后面的生产环节,到如今的自信满满 ,可以从容地处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一次早会上领导的一句话让陈晓印象深刻 ,并给予他莫大的鼓励 ,“不是因为你的能力而给你这份工作 ,而是给你这份工作去锻炼你的能力。”
正是凭借着“燕子垒窝”“老牛爬坡”的劲头 ,陈晓始终扎根生产一线 ,着眼于脚下,踏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才有了如今长足的进步 ,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员工 。心心在一艺 ,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中依稀可以听到陈晓在和工人耐心细致的交谈,六年前的书生气也隐约可见 ,逐渐和窗外明媚的阳光融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