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的晚上 ,病愈的赵东(化名)走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隔离病房,办理好出院手续回家休养 。他当前体温正常,咳嗽等症状明显好转 ,经两次核酸检测阴性 ,符合确诊病例出院标准 。
离开前,他不由得回头看了看这座夜幕中仍灯火通明的医院 ,仿佛黑夜里的一盏灯。回想起半个月来与新冠病毒战斗的经历 ,从担忧到绝望 ,再到坚定信心 ,32岁的他在这个春节经历了目前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考验,心中除了后怕和庆幸 ,更多的是乐观和希望 。
明天和意外 ,哪一个会先到
1月23日,武汉封城。猝不及防的疫情之下 ,人心惶惶 。六建项目部安全主管赵东刚搬入位于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三路的新家不久 ,看着为招待客人而特意储备满满的年货 ,他松了一口气 ,心中稍安稳了些。
然而意外发生时 ,却总是一个接着一个 。对于赵东来说,或许这已不仅仅是一个被意外打断的春节。
项目放假回家以来 ,赵东一直有意识地自我隔离,平时就睡在单独的小书房 ,也一直健康无事 。然而正月初二一觉醒来 ,他感觉有点不对劲 ,一量体温,发热38.5度,但没有其他症状 。这个退伍军人出身、感觉自己年轻力壮的男人心里有点嘀咕,是不是昨晚太忙太急感冒了 ?因为初一的下午 ,小舅子家一岁多的宝宝不小心摔伤骨折,他戴着口罩,开车送小舅子一家去医院就医 ,随后又在医院帮忙排队挂号 、上下拿药……一直忙到夜里12点多才回家。
为了以防万一,他自己还是继续隔离,家人则帮忙去买了退烧药。药吃了两天,到了初四 ,他的身体时好时坏 ,仍然发烧 ,而且出现了干咳症状,这让他紧张起来 。“难道是因为去了医院一趟 ,就被病毒侵袭了 ?”期间 ,家人也和小舅子联系过,小舅子一家分明还好好的。张平自认为平时身体好 ,但还是觉得不对劲,为了“让自己安心,也让家人安心”,初五一早 ,他还是单独去了附近的医院就诊。
漫长的排队、挂号 、抽血 、做CT,下午四点多,看到结果 :双肺感染 ,高度疑似新型病毒性肺炎,他一时傻了眼 。然而由于该医院没有试剂盒 ,没法为他确诊,更没有病床,没法收治入院 。医生只能开了头孢、连花清瘟胶囊等消炎解毒药物 ,让他自己回家隔离 ,但是建议他尽快找定点医院进行复查住院 。
“平时身体很好 ,而且也非常注意保护自己,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赵东顿时着急起来 。新闻里一直增长的死亡数字不断刺激着他,医院里的拥挤和繁忙景象更让他直观地感受到了疫情之下普通人的无奈和窘迫。病毒就像一个恶魔,吞噬了逐渐陷入绝望的人们 。
痛苦和无助之下 ,众人支援坚定抗病信心
趁着精神还好,他开车连去了好几家医院 ,“能去的医院都问了 ,都没有床位”,一无所获的赵东逐渐感受到了悲凉和无助 。快回到小区门口,他却突然停了下来,“忽然不敢也不想回家 ,家里上有老 ,下有小,现在基本确诊了,回家万一传给老人小孩怎么办”。他一个人在车了呆了很久,直到不放心的妻子打来电话反复追问,他才告知了实情 。 “先回家 ,一起想办法” ,妻子带着哭腔的坚持让他没法拒绝。
找医院 ,找病床 ,成了此后一家人的头等大事 。高烧不止的赵东躺在家中隔离 ,坚强的妻子和母亲则轮流四处奔波 ,却屡屡碰壁:求社区协调、医院排队 、打120、打市长热线 、网络求助……所有能用的办法全用上了,然而在混乱无措焦躁的大环境下 ,没有看到一丝希望。平时从未和人红过脸的母亲甚至为此急得和社区人员吵了起来 ,赵东知道后非常痛苦难过,“感觉被抛弃了。”
“多条线同时在想办法”“你心态放好 ,应该没事的”“保护好家人也要保护好自己”……得知消息 ,赵东的亲戚朋友 、项目部的同事领导都通过各种渠道鼓励他 ,帮忙四处托人联系 ,让他在长时间的无助中突然感受到一份温暖 。赵东的倔劲也上来,暗暗告诉自己,坚持战斗 ,不能放弃,“我这么年轻 ,不相信轻易会被病毒打到 ,哪怕在家自己也要抗过去” 。
赵东在朋友圈这样乐观回应着关心着他的人们:“2020一开始生活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感谢这么多亲人朋友 、领导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 ,患难见真情……”他坚信 ,毕竟年轻身体壮,康复是迟早的事 。
在大家的努力下 ,初六晚上 ,病情加重 、身体已经非常不舒服的赵东终于等到了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个床位 。对于快撑不下去的他和家人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后来 ,赵东感慨,相较于当时很多一直等不到床位的人 ,他无疑是幸运的。
生和死之间,原来只隔着希望
确诊,住院 ,对于赵东来说,只是迈过了第一道坎 。
从住院开始 ,赵东还是反复高烧39度多不退,干咳 ,胸闷 。医护人员不辞辛苦反复鼓励他和病友们要坚持,要有信心 ,要相信医院 。家人朋友 、同事领导们每天都关心他 ,鼓励他打起精神 ,与病毒战斗到底。赵东很感动,很多人都在努力帮他 ,他更不能轻言放弃,更何况家人也一直平安。
赵东坚持着配合治疗,每天按时用药 ,吃饭。“能把饭吃下,已经是特别艰难了 。”为了好下口,他把开水兑在米饭中 ,每顿勉强吞下去,保持体力和抵抗力。医护人员还给他们拿来水果 、牛奶,让他们补充营养 ,然而他时常喝几口就喝不下去了 。后来赵东才知道,很多医护人员忙得都吃不上饭 ,水果和牛奶很多也是医护人员们省下来的 ,“特别感激他们 ,他们真的付出了很多 。”
初八的晚上是最难受的时候 。他回忆说,病情突然间就大爆发了,每一分,每一秒 ,都是煎熬 。
“高烧 ,呼吸困难 ,身体越来越虚弱,感觉自己快要不行了” 。后来赵东才得知 ,当时,他的血氧饱和度降到了88,医护人员们给他上了呼吸机 ,有一个护士搬着一个小板凳就坐在他病床前 ,守护了他一个晚上 ,直到稳定后才离开 。最让赵东遗憾的就是至今都不知道她是谁,叫什么名字。
住院时的赵东
初九,虚弱的赵东还是一直吸氧,治疗完就睡觉和恢复,晚上才是和病毒斗争的开始 。他相信 ,自己已经经历了最大的难关 ,既然熬了过来 ,那就没有什么能够打倒他。此时 ,金银潭医院正在临床试验一种新药,赵东也进行了新的疗法 ,加上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第二天他惊喜地感觉自己好多了 。
连续两天 ,赵东还是继续用药,但是精神越来越好,不适症状也越来越少 ,不用吸氧了 ,体温也恢复了正常 。“自己感觉是一天比一天好 ,应该是治疗很有效,自己也在与病毒对抗中抗过去了 。”赵东事后总结说 ,有信心 、遵医嘱真的很重要。
正月十二 ,赵东进行了核酸检测 ,结果转阴。正月十四 ,他又进行了一次检测 ,结果已经正常 ,这也代表着他已经在这场与病毒的战斗中取得了初步胜利 。此后 ,医护人员又让他在医院观察了一天 。正月十五晚上 ,正值元宵节,医护人员告诉他 ,可以出院了。为了庆祝 ,医护人员们还特地为他端来了一碗汤圆,让他吃完再回家团圆 。端着汤圆 ,赵东一时百感交集 ,终于战胜了。
吃完汤圆 ,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 ,还特地让妻子带了水果 ,表示要感谢医护人员的辛苦 ,但是最后还是被婉拒了 。回到家的赵东还要再经过14天的隔离 ,身体还要继续休养。但是他更加自信和乐观。
回家静养的赵东
经此难关 ,他告诉自己:珍惜生活,心存感恩。这些天看到的人和事 ,不管是那些比他还年轻的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 ,还是身边的亲朋好友领导们的支持鼓励 ,都让他潸然泪下 ,他坚信这就是希望 ,这就是爱 。
赵东说,隔离结束,身体符合要求 ,他要去献血 ,去帮助更多的人与病毒战斗到底 。愿春暖花开,阴霾散尽 ,人间皆安 。